大志聊职场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下句 大志聊职场

大志聊职场

2024-02-10 11:2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1. 新形势下的职场,如果只记住一点那是什么?

员工和公司之间不是简单的交易,而是一种关系。

交易在英文里是deal,一把一利落,过后两不相欠。

关系是relationship,包括双方所处的环境、前因后果,以及之后合作的可能,所以不能把事做绝。

如果认为员工和公司之间是交易,那双方手段都会很极端——员工划水摸鱼,公司尽力榨汁。

 

正确的策略是: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里深耕发展,那就要长期经营彼此的关系。确实不容易但值得努力。

2. 将我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是什么?

能否很好地利用信息。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,于是对它们的收集、整理以及合理使用成为重要技能。在别人被信息淹没的时候,如果我们能利用信息,那自然有机会与众不同。

3. 人生最好的犒赏是什么?

这里引用一句西奥多.罗斯福的话,“人的一生当中,有机会为值得的事情去努力,就是最好的犒赏。”

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兴趣,同时有机会基于兴趣做些事情。无论成败,人生都可以说是幸福的。

4. 员工不再是公司的附属品,为什么?

过去公司给员工兜底,大概率可以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,那么个人就要服从公司。员工是公司的附属品,公司提供相应保障。

如今公司兜不了底,员工有自己的意志,个人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存在偏差很正常。是否调整则要看情况。

5. 公司有稳定的价值观比它是什么更重要,为什么?

公司的价值观原则上由上层传递给员工。继而员工做个判断,与自己的价值观有多少重合的部分。

可不少公司没有价值观。他们所谓的价值观只与老板最近读了什么鸡汤书有关,时常发生重大变化。想想很可悲。

6. 员工嫌工资低,怎么解决?

马上跳槽。有人觉得还是先跟老板聊聊,万一就地涨薪呢?其中有个悖论。如果你足够优秀,老板会给你主动加薪。如果你不够优秀那走就走了。找老板谈还会被认为是“要挟”。

至于故意给优秀员工低薪的公司也确实存在,其中也许牵扯其他因素(诸如行业形势太差没有新机会),或者优秀员工马上就要离职了。

嫌工资低就请跳槽。你的能力与价值会在市场中得到验证。是锥子总会出头。

7. 忠于行业而非某家公司意味着什么?

以前是终身雇佣制的时候,我们有机会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。

现在终身雇佣制瓦解,公司不为员工兜底。于是很多员工就不再认真培养与公司同事、老板的长期关系。

在人生当中,我们都在不断与人打交道,这是一种长期关系。

如果说以前不能得罪上司,现在则是不能得罪行业的上下游,得用心维护。

员工由忠于公司变成了忠于一个行业,忠于自己的事业。

 

马克思好像说过,劳动者的自由只是选择是把劳动力卖给这个资本家,还是卖给那个资本家。除此之外,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力的支配是没有自由。

那我们就好好利用这点儿自由吧。

8. 为什么让员工在公司里更有效工作变成了骗局?

由于通讯工具的改变,员工现在24小时在线,相当于没有休息时间。一些公司要求全天开机,员工处于随叫随到状态。当然,老板则认为你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都在休息。

前一阵好像还出现过“由于回信息不及时,员工被开除的”情况。现代管理变身成为古代奴隶制。

应对策略无非是守住底线,下班不接电话,不看也不回邮件。偶尔有急事可以,但公司不能总是有急事。事事都是急事,那说明 贵司快倒闭了。

9. 流行的社交成功观点与人类的直觉刚好相反,为什么?

交朋友的时候,正常人的直觉是慢慢积累,不期盼一次成功。

成功学大师却告诉你:“要从公域把流量导入私域,然后立马卖你的产品,无论是课程还是袜子。接着继续去公域扒资源。”

听成功学大师的只能让大师更成功,你我多半会被收割。

10. 加入社群,参与活动根本就找不到优秀合作伙伴或者客户,为什么?

如果你有一段稳定的婚姻,那么就不会外出拈花惹草。

道理是一样的,那些有优质项目的人正忙得不亦乐乎,不会有空参加无效的社交活动。

11. 职场新人的交友误区是什么?

那就是疯狂推销自己,无视对方的需求。

如果真有秘诀,那应该是提升自己,产出更有价值的内容以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,比如:写一篇有质量的文章、录一段有启发的视频。

交到知心朋友的策略应该是“吸引”而非“巴结”。

12. 最正确也是最有效的拓展策略是什么?

无论是交朋友,还是结交客户。竭尽全力加深现有关系,让他们感觉好才是有效方法,至于交新朋友、找新客户则只能靠缘分。互联网拓展了个人交往的边界,让我们误认为可以认识更多人,其实未必。

13. 为什么说大部分社交活动不过就是自私自利的游戏?

很多人出席这种场合就是想认识新人,然后扒别人的资源。大家都是在黑暗的世界成长起来的,放心你根本扒不下资源。

14. 功利的社交其实是错误定义了成功,什么意思?

有些人参加活动,给自己定个目标,比如:认识100个新人,第二天再联系一遍——在对方看来是骚扰。

功利社交只在意认识新人的数量,没有深入思考能为别人提供哪些价值,最终是一场空。

15. 真正做到出类拔萃,要比口头上宣称自己杰出困难得多。这意味着什么?

吹牛谁都会,尤其是互联网时代。宣传语写“跟我学,保你轻松月入过万”,“小白零门槛学配音,居家躺平赚钱不是梦,年入百万不是梦!”

虽然不能否认有人学了这些课程,最终月入过万,可我能肯定不是交学费的你和我,要交的钱也不只是宣传里写的“1元”。

“1块钱学八天”是钓鱼班,背后有更多陷阱。

其中的逻辑就是“宣称”和“做到”之间巨大的鸿沟。

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。成就源于正确回答“在哪个领域、怎样投入精力”的问题。

很多人觉得试一试,花1块钱自己也吃不了大亏,说不定还能成事。很遗憾,这也是受骗者的共同心态。

16. 人际交往中,应该记住哪句话?

“不要问朋友能为我们做什么,而问我们能为朋友做什么。”

它改编自1961年约翰.肯尼迪的公开演讲。原话大意是“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,首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。”

交友也是如此。如果我只想扒别人的资源、占别人便宜,结果多半是扒不来资源,身边只剩爱占便宜的家伙。

要特别小心“先予后取”的陷阱,对方会让你先得一点好处,然后从你身上扒资源,其背后的原理就是登门槛效应。

在商场里的试吃就是典型例子。对方请你试吃,免费。你吃了。对方问:“好吃吗?”你答:“好吃。”,“那买点儿吧?”

此时,如果你拒绝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前后不一致。前面已经答应了对方一个试吃的要求,现在对方希望我们买,你拒绝会形成自我认同的矛盾,而且“好吃,为什么不买?”

交朋友也是这样,有些人希望我们帮个忙,被帮之后他们会提个更大的要求如果你不同意,就会感觉自己前后不一致。

应对之计就是干脆不碰,不试吃,不答应对方帮忙的请求。

17. 不要随便介绍你的新朋友给你的老朋友认识,为什么?

这种行为会压上你在老朋友心中的全部信誉,而对你的新朋友而言很可能只是多了一个推销渠道,接下来他会卖自己的知识付费课和质次价高的产品,继而毁掉你的信誉。

互联网发达的今天,拓展客户越来越难。一些人想出了新招数。比如先认识你,以此作为跳板接触你周围的朋友,然后推销。

当然也有更low的,那就玩命向你推销。你不买,他们就让你推荐给亲友,还可以拿提成,这在保险行业叫“转介绍”。

即便进入互联网时代,“人是社会性动物”的属性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选择。想结识有价值的人,那么我们得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行。 我中年之后的社交策略是:不参与社交活动,不结识新朋友,真诚待人,把精力放在老朋友身上。毕竟,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”少听少看少折腾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